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快讯 >> 
我的邻居是个“问题老太”

时间:2023-02-23 11:00:56    来源:极昼story

文|魏芙蓉


(资料图片仅供参考)

编辑|王珊瑚

视频剪辑|沙子涵

一辆摩托车搅起的波澜

如果没有那件糟心事,对24岁的陈宇明来说,夏天意味着崭新的开始。去年6月底上海解封,他逃难似的搬家,终于逃离了忍受三个月的楼上噪音。新小区很大,设施齐备,门口地铁四十分钟直通陆家嘴。他会在这里开始新工作、自由自在地骑行——作为一个不折不扣的摩托发烧友,居家俩月,快给他憋坏了。

搬到新家第一天,他在那间2000块月租的小单间里收拾一下午,晚上往窗外不经意探头,心里“咯噔”一下——他的宝贝摩托翻车了!

陈宇明急冲冲往楼下赶。那是一辆价值6万的进口机车,黑红色的外形帅气又狂野,开到哪里都是惹眼货。下午搬家时他骑着它跟了搬家公司一路,最后停在单元楼门前,这车稳定性强,不易倒,“被人不小心撞倒的吗”,他有些痛心地想。

这一倒损失不小。挡风板裂了,车身上有数不清的刮痕和大面积磨损,维修和更换原装的进口配件,至少要几千块。

●搬家第一天,陈宇明发现自己的摩托被推倒。讲述者供图

当他仔细查看车辆的每一处损伤时,一些下班的邻居经过并凑到跟前来,“小伙子,不用想,就是103干的,她之前经常干这种事”,他们用一种笃定又稀松平常的语调说。

陈宇明的怒火一下子上来了。当初为了攒钱买这辆车,他连瓶矿泉水都不舍得买,摩托骑了一年多,从没让它磕着碰着,伤害它简直就跟伤害他亲兄弟一样。或许是急火攻心,他鼻血直流,“唰”地一下,口罩都染红了。

小区监控验证了邻居的说法。陈宇明在视频里看到,那天下午,一位老太挎着红色口袋、一瘸一拐地走向楼栋,经过摩托车时,突然一只手抓住车把,蹬着腿借力往外推。300斤的摩托,普通人想推翻都会吃力,推第一下见它没动,老太又弓起腰双手合力,摩托咣当倒地。老太这才转过身,晃晃悠悠继续往楼门去了。

●小区监控显示,住在一楼的老人推倒了摩托车。讲述者供图

陈宇明立刻报了警。

自己的车没有挡路,为什么要推倒?等不及出警,陈宇明打算先上门跟对方讨个说法。在他眼里,这应该是一个很容易解决的问题,过程清楚,证据齐全,“你道个歉,我们坐下来谈谈赔偿问题,这事就过去了”。但事情远比他想象的复杂,他一共跟老太见过两次面,一次比一次闹得僵。他拍摄的视频记录了当时的场景。

第一次上门是事发当晚,103大门敞开着,老人站在一堆杂乱的纸板壳和家具中间,她很瘦,竹竿一样的身体套了一件褪色的棒球服,花白的短发看上去也脏兮兮的。

“您好,门口的车是你推的吗?”强忍住心里的不满,陈宇明试图礼貌沟通。

老人没有回答,眼神迟疑了一下,紧接着皱紧眉头,高声训斥陈宇明:“下次不要停,说了不要停……”她有些口齿不清,普通话里夹杂着上海方言,“这是我家,不是你家……”陈宇明还想继续问,对方已经没了耐心,“你叫警察来吧,好伐?”

再次见面就是两天后,陈宇明接到社区民警电话下楼协商,刚出电梯就听到争吵声,等他走到门前,还没来得及说上一句话,老人突然扶着墙从屋里冲出来,“肯定要推——”,陈宇明吓得转身就逃。她追到电梯前,弓着身子,眼睛圆瞪,愤怒地叫骂,双手不住地颤动,说到激动处,她突然用手指着陈宇明、拖着腿再次逼近:“滚吧……你他妈、给你打——死!打死伊!”

陈宇明被逼得一直倒退到楼外。

●第二次会面,陈宇明被激动的陆老太逼得一路退到门外。讲述者供图

愤怒的12号楼

很多小区里或许都住着这样一个“问题老人”,翻垃圾,偷外卖,打砸电瓶车,侵占公共空间,而所有人都拿他没办法。

对于12号楼的邻居来说,这就是他们的日常,陈宇明的出现,不过是这楼里又多了个倒霉蛋罢了。当晚,他们就把这个可怜的年轻人拉进了一个名叫“12号楼互帮互助群”的微信群。

“103有个装疯卖傻破坏外卖快递推倒电瓶车划拉汽车在地上吐口水糊鼻涕的老太婆,我赌五毛钱就是她推的你的车。”那是陈宇明查监控之前,一位曾经的“受害者”语气十分笃定。

“她是我们永华苑的江湖一姐”,“12号楼的扛把子”。群友补充介绍。

“别说这栋楼,团购的团长,送外卖的小哥,外加居委会的片警,哪个没被她嚯嚯过。”控诉的人越来越多。

群里活跃的主要是年轻人,有些是前租户,即便搬走了也来吐槽,微信名后特别备注“已逃离”。

看陈宇明还摸不着头脑,大家伙直说了:摩托车停得离楼门太近。他初来乍到还不知道,一楼的公共区域都被老太圈为自家地盘,“入侵”的车一准儿遭殃。曾经有人好心想扶起被推倒的电动车,老太一声吼把人吓退回去。一位邻居的电动车被砸坏后试图找老太理论,反而被她“拿砖头追着打”。

不仅车不让停,疫情期间遇上下雨,核酸检测点临时设在楼门内,老太也不允许,搬着椅子带把剪刀堵在楼门前。大家几乎要把社区民警电话打爆了。动静闹得比较大的一次是两年前,楼下一辆汽车也被老太划了,民警协调下,最终还是走了保险,由派出所出具不明物划伤证明。没有追究她责任。

不追究的原因也都差不多。老人如果出事了,算谁的?而且就像警察后来跟陈宇明说的:这么老了,法律上很难追究;一个孤寡老人,能拿出多少钱赔?很难搞的。

没别的办法,只能尽量把车停地下车库,或停得远远的。鉴于老太会“口水功”、“棍子功”、“砖头功”,有人考虑准备把滋水枪;还有人提议在楼门前贴张通告,“楼有恶婆婆,专推车车”。一些人甚至有心理阴影了,每次到一楼时要先看看“扛把子”在不在,看见她“汗毛都要竖起来”。

几年下来老太没有一点收敛,陈宇明的摩托又勾起大家的不满来。“这种事情我们忍很久了”,事情发生的头几天,群里讨论经常持续到半夜,大家决定联合起来,只有给老太点“教训”,楼栋才可能安宁。

●陈宇明摩托车被推倒后半年多时间,12号楼又出现多起类似事故。讲述者供图

陈宇明第二次找老太讨说法的夜晚,12号楼门口围满了人,众人看着他被老太赶出来,民警也是一脸无奈的样子。积攒了许久的怨气爆发,人群中一个男人大声喊,“非要等她哪天拿剪刀伤人了才跟我们解决吗?谁负这个责任,到底有没有人管?”

嘈杂声中,警察把陈宇明拉到一边,“吃点亏算了”。就像此前的划车事故,警察也建议他“走保险”,“民警说给我开个交通事故单,认定别人全责”,陈宇明回忆。

他想都没想就拒绝了。

这是一个直脾气的年轻人。之前楼上的母女反复制造噪音,投诉没用,他拎着棍棒上门,直到对方道歉;被黑心房东扣押金,他直接上法院仲裁。他始终坚持一种朴素的是非观:对就是对,错就是错,跟你是小孩,还是老人,都没有关系。

他坚持追究老人的刑事责任。协商不成,他就把自己的遭遇传上网,两天便登上热搜第一位。评论区不少人提到类似的经历,更让他觉得这不再是一件自己的私事,他生出一种责任感来:要给这样的老人一些震慑,年龄不是违法犯罪的理由!

摩托车被推倒的第四天,老太被带上了警车。陈宇明不在现场,微信群里直播了这一“激动人心”的时刻。4个民警出动,围成一个包围圈,局面僵持许久,老太一瘸一拐被带上警车,手里还挎着那个红袋子。

“今日好消息:(恢复)堂食、(行程码)摘星、现彩虹、抓老太。”群里沸腾了,庆祝的消息一条接一条。

但事情没有这么简单结束。老人被带去做了笔录,隔天就被送回了小区。陈宇明的车损经公安鉴定为9547元,但老太是否具有刑事责任能力,还需要评估老人的精神状况。

接下来的等待是漫长的。为了避免和老太正面交锋,等电梯时,陈宇明眼神会紧张盯着103的方向;电梯下到一楼,面前不论出现个什么人都能把他吓一跳。他原本期待在这里开启新生活,现在简直成了噩梦延续的地方。

新家还没住满两周,陈宇明决定再次搬家。他刚工作两年,经历了疫情和被裁,正是手头吃紧的时候,但他情愿赔掉几千块的违约金,也要逃离这地方。12号楼的群友觉得可惜,都挽留他:哥们,你得住下来,我们一起扛,怎么能被老太打倒了呀?

上一篇: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