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快讯 >> 
大手牵小手,长者传帮带!这个篆刻作品展上老少作品联袂展出-焦点短讯

时间:2023-06-02 00:35:41    来源:周到上海

今天是“六一”国际儿童节。对于上海市七色花小学四年级同学Nora Bolla而言,今年的这个儿童节特别不一般:上午,她和老师同学们来到上海市老年教育学习成果展示中心,参加“关心少年 印承未来”2023年上海市“大手牵小手”篆刻作品展的开幕式。


(资料图片仅供参考)

令Nora Bolla开心的,不仅仅是自己的纂刻作品入选本次展览,而且在开幕式结束后,她还得到了上海老年大学南塘印社社长何代新手把手地现场指导。大手牵小手,同刻一方印,印承未来

“关心少年 印承未来”“让我们荡起双桨”“少年辛苦终身事 莫向光阴惰寸功”“志存高远”“少先队员”……本次展出的102幅篆刻作品,有的出自精神矍铄、风采依旧的老者,有的出自风华正茂的阳光少年。

11岁的Nora Bolla是一位匈牙利籍的小女孩,在七色花小学读书,让她得以接触到纂刻,并喜爱上了这门艺术,截止目前她学习篆刻已将近两年。

“篆刻艺术非常独特,我喜爱中国文化,”Nora Bolla道出了她喜爱篆刻艺术的原因。

同为七色花小学的郭心彦同学,篆刻作品“金色童年”也在本次展览上展出。郭心彦介绍说,篆刻是学校的特色课程,她非常喜欢篆刻,觉得从学习篆刻中得到的最大收获是磨练了自己的心性,”篆刻一定要有耐心,要能静得下心来。”

本次展览中,上海市艺术教育委员会篆刻组组长、虹口区教育局原局长王立强的“让我们荡起双桨”等多件作品展出。像Nora Bolla这样的外国小朋友也喜爱篆刻艺术,引起了王立强的特别关注,他不仅在Nora Bolla的篆刻作品前与她合影留念,还和何代新一起现场指导她篆刻的技法。

与孩子们在一起,72岁的何代新也仿佛年轻了许多。

“篆刻艺术能在校园里得到如此多的孩子们的喜爱,是一件令我非常高兴的事,”何代新介绍说,她所负责的上海老年大学南塘印社,有几十位成员,平均年龄超过76岁。“我们都老了,从内心讲,我们不愿意看到从事纂刻艺术的人才出现青黄不接。与其他艺术门类相比,篆刻比较枯燥乏味一些,究竟有多少年轻人会喜欢,之前心里是打问号的。”

何代新表示,今天的展览现场,看到这么多活泼可爱的小学生以及他们的篆刻作品,是一件令她莫感欣慰的事。

老少联谊,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

本次篆刻作品展由上海市教育委员会、上海市艺术教育委员会、上海市老年教育工作小组办公室指导;上海老年大学、上海市艺术教育协会、上海市老年教育协会、上海教育电视台主办;上海市老年教育学习成果展示中心、上海市艺术教育委员会篆刻专业组、上海中国戏曲人物画研究会、上海绿叶传媒有限公司承办。

“本次展览是一次创新的探索。”上海老年大学副校长、上海市老年教育学习成果展示中心主任王敏介绍说,

以往,老年教育学习成果展示一般不出展厅,学习成果(作品)也仅限于老年大学的学员。

而本次篆刻作品展则突破了这样的局限性,展览以传统文化的传承与发展为抓手,以银发老者与青春少年牵手合作为切入点,从全社会关心青少年成长的视角,通过篆刻、戏画等艺术交流这个载体,发挥老年人的传帮带作用,引导青少年传承好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扣好人生第一粒扣子,担当强国复兴使命。

展览旨在通过“同刻一方印”等方式,在学习、交流、展示活动中,感受传统文化魅力,在孩子心田打上爱党、爱国、爱人民的印记,提升文化自信,从小立下爱国志,实现伟大中国梦。

王敏透露说,未来,将考虑将“大手牵小手”打造成为一个品牌,可以开展系列活动,发挥长者在青少年全面发展过程中传帮带的育人作用。

上海市教委终身教育处处长闫鹏涛对本次展览给予了高度肯定,他在开幕式讲话中指出,本次展览是一个新的里程碑,用“大手牵小手”的方式表达了对少年朋友成长的关心;对老少联谊的用心;对篆刻艺术的热心。“今天的活动,开启了长者与小朋友同心、同向、同行的大门,“大手牵小手”,就是携手共奋进,携手向未来!相信今天的活动,不仅仅是今年‘六一’庆祝活动的‘节日限定’,更应该是‘来日方长’的号角。”

附:部分展出篆刻作品

■ 让我们荡起双桨(王立强,65岁)

■ 关心少年 印承未来(何代新,72岁)

■ 少先队员(七色花小学 Nora Bolla,11岁)

■ 志存高远(虹口区第二中小学 朱可佳 10岁)

标签: